返回

光荣与梦想一代新闻人的历史终结

关灯
护眼
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对外宣传及美国记者群(1 / 1)
同年10月,组织外国记者到现场采访是国宣处的重要工作。这与国宣处的积极宣传密切相关。1้937年4月6日຅台儿庄大捷后,国宣处立即组织了一架专机,满载着武汉的外国记者前往台儿庄采访。记者们纷纷赞扬中国军队作,各国记者对官兵进行了采访。随后,一篇篇战地新า闻传向全球各地,整个ฐ世界都感受到了中国必胜的信心。台儿庄战役之后,汉口成了西方แ记者纷至沓来之ใ地,发布了大量图文并茂的报道。中国战场日益成为世界媒体关注的中心。宣传台儿庄战役是一个突出的实。其他一些案例包括:1้939๗年5月中旬,国宣处邀请20่余名外国记者前๩往鄂豫战区采访被俘日军,其中ณ有著名记者安娜๨·,称日俘受到了人道主义แ的待遇。

在宣扬抗日,湘北大捷,董显光率一批外国记者前往采访,听过指挥将领ๆ对战役的简述后。1942年1月3๑日,长沙三次大捷之后,蒋介石下令派专机运送外国武官和记者前往参观。○○h

1938๖年11月中旬ຒ,在汉口沦陷后不久,国宣处移师重庆,12月1日在重庆两路口巴县中学正式办公。当时的条件是非常艰苦的,据国宣处处长曾虚白回忆:

我们这些人都在重庆两ä路口巴县中学一幢破旧不堪的校舍里办公。全体同仁,上至副部长、处长,下至科长、科员、办事员都由á公家在巴中用竹筋、土墙、泥地、稻草盖顶的房子作为宿舍,借蔽风雨。实际上,当时政府机关虽都在重庆办公,都另在乡间觅屋安顿眷属。国际宣传处是惟一鼓励把眷属宿舍集中到เ办公室处来挤在一起的机构。理由很简单,我们要表现我们的抗战精神。显光兄住在一座六角凉亭内,四周砌了砖墙,就变成他跟夫人住的副部长公馆了。

《时代》周刊记者白修德当时正担任国民党新闻检查员,他在私人回忆录中记载了国宣处工作的困苦,他回忆道:在夜间常能听到宣传部ຖ次长彭学沛和属下有关新闻检查的内部谈话。彭患有便秘,但因工作繁忙,要到深夜才能ม出恭,为此他要在厕所痛苦地待上一个钟头。

当彭在一墙之隔的厕所里忍受便秘给他带来的痛苦时,经常发出一阵阵的呻吟声,有时似乎是啜泣。有些夜晚,值班的检查员拿着发往美国的电å讯稿步履艰难地来到楼ä上,站在厕所门外,在彭学沛呻吟的时候把英文电讯稿的内容读给他听。然后他们常常大声用中文讨论电讯稿的内容,其中只有几句话我听得懂。可怜的次长和这位值夜班的检查员一起斟酌着这份电讯稿对美国舆论的影响。

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s